中性硼硅玻璃瓶是醫藥包裝重要的一部分,近幾年來,隨著藥品市場的不斷擴大,行業監管趨嚴,藥品的質量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。疫情之下,作為疫苗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,藥用玻璃也成為了一大熱點話題。
在醫藥領域,使用的玻璃瓶可以分為三類,分別是鈉鈣玻璃瓶、低硼硅玻璃瓶和
中性硼硅玻璃瓶。其中,中性硼硅玻璃比前兩種玻璃更具有化學穩定性,安全性更高,不容易與藥液發生化學污染,是公認的安全藥包材和通用的疫苗包裝材料。但與低硼硅玻璃、鈉鈣玻璃相比,中性硼硅玻璃的技術門檻也更高,在生產工藝上,需要面對熔化過程氣泡不易排出、易產生節瘤、成型時間短、尺寸精度要求高等技術難題。
面對可觀的升級換代潛在空間,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中性硼硅玻璃行業,整個醫藥包裝行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。值得一提的是,國內中性硼硅玻璃行業的發展還面臨幾大難題,包括市場推廣、創新、成本等方面的挑戰。
其一,市場推廣方面,由于國內中性硼硅玻璃起步晚,市場上主要還是以進口產品為主,國產中性硼硅玻璃走向市場被用戶接受與認可還需要一段過程。同時,現階段國內多家
藥用玻璃瓶生產企業均在與藥廠進行關聯審評審批工作,而相關的藥品評價和關聯審評審批等流程普遍較長,周期需要半年以上。
其二,創新方面,醫藥包裝與藥品質量相關,未來還面臨產品創新、技術創新和理念創新等方面的挑戰,需要持續的研發投入。業內預計,節能減排的綠色環保產品和技術將是未來包裝行業的創新方向。
其三,成本方面,近年來醫藥包裝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,加上核心設備受限于人,生產企業的成本普遍比較高。同時,集采常態化帶來的降價趨勢,也是企業面臨的一大壓力。
作為醫藥包裝的一份子,中性硼硅玻璃瓶所有廠家應該不斷持續創新,加大研發投入,推動節能降耗技術的應用,不斷降低能耗和成本,并提高產量。同時,也要突破我國在關鍵原料和核心設備上存在的短板,“只有實現自主可控,將能確保醫藥產業鏈持續穩定供應。”